小儿反复高烧39℃四天、咳嗽、胃胀吐水、吃不下饭、屡经误治:一张遭人骂的方子覆杯而愈
发布日期:2025-02-03 08:27 点击次数:190
作者导读
见寒用热,见热用寒,纯粹从硬碰硬的角度用药,绝非中医正道。
因势利导,找准排毒通路,明辨气机流向,方为中医真谛。
同一篇医案,有人从中获得了得救之道,有人则是极尽攻讦谩骂之能事。
人性之复杂,可见一斑。
图片
小儿反复高烧39℃四天、咳嗽、胃胀吐水、吃不下饭、屡经误治:一张遭人骂的方子覆杯而愈
作者:tsp南极
2025.1.12(周日)
缘起
一个周日,一位上海的朋友Z某请我江湖救急。
我一看病史人都麻了,按时间顺序简要整理如下:
孩子周四(南极按:2025年1月9日)晚从学校里回来就怕冷、发热、头痛。吃过家里备的麻黄加术散一点粉,晚上有出汗。
第二天(南极按:2025年1月10日,周五)早上午说头晕、高热,一直晕睡,吃了2/3包九味羌活丸。仍一直睡。下午服了以下方人清醒些,但是晚上泻黄水一次。晚上咳嗽剧烈:
图片
【南极按:此为升降散合凉解汤等方的加减】
昨天(南极按:2025年1月11日,周六)吃这个方两次:
图片
半夜出大汗退热。但今天上午(南极按:2025年1月12日,周日)仍发热,39.2。上午仍人怕冷,想睡觉。胃不舒服,口干要喝水,但是喝水多了胃饱胀,呃气出来,还有些咳嗽,说有痰粘在喉咙。觉得肚子好多水。
图片
图片
【南极按:我一看这治疗过程,这也太大开大合了吧!而且根本没有保护胃气的意识,这当然没法退烧了!
我的朋友田医生在上海张江坐诊,我本来想推荐过去的,但是当时时间有点晚了,过去了可能下班了。
没办法,我只能硬着头皮看了。】
刻下症状
男,4岁,上海。
上午怕冷,要盖被子抱着睡。现在体温更高了,恶寒消失,没有吵着盖被子了。
感觉孩子烦躁,易发脾气。
抚摸后背,发现没有汗。
偶有少量清鼻涕。
阵阵咳嗽。孩子自己说有痰粘在喉咙口。
没有胃口。腹胀,不消化,没吃啥但一直在打饱嗝。
老要喝水,但喝水多了不消化,觉肚子里水多。
头晕。
昨天呕水1次。
疲劳乏力,精神差,整天疲劳想睡觉。
怕冷的时候手脚凉,现在体温升的更高,手脚不凉了。
平时没有明显的怕冷、怕热倾向。
前天拉黄稀水便一次,昨天拉稀烂臭便一次。
昨晚7点解1次小便,颜色很深,睡前解1次小便。今日解淡黄小便1次。
补充:
刚发病的时候,最先出现怕冷、发热、头痛。
现在主要发高热,胃胀,想喝水但胃不消化,饱胀,打饱嗝。咳嗽。不想吃饭,光喝水,光想吃蒸熟橙子。
图片
图片
辨证
我把整个情况看完,心里头大概有底了,然后这位朋友告诉我,在我没看手机没回复的时候,她拼命翻我公众号,抓紧时间看我的医案,找到了这一篇:
小孩咽喉化脓、反复高烧40.5℃五天、上吐下泻:理法复合一剂热退人安
她觉得这医案的思路应该是适合她的孩子的,而且这篇医案的孩子也是被大黄、石膏伤了胃!
她情急之下赶紧把方子开了抓回来,问我能不能吃。在我看到消息的时候,甚至药已经煮好了:
图片
我看了之后非常惊讶,因为选的是对的!可见一个人在情急之下能够爆发出来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。
大家可以先把原医案读完,然后再看我之前写的解析:
(1)【破解误区】明明热入营血,越凉血却病情越重:原因在于没打开中焦!
(2)小孩高烧、呕吐、腹泻,优先稳固脾胃才能覆杯而愈!(第二节)看完了之后自然明了!
如果还是看不懂,那就看我现在的讲解:
这孩子胃部痞满、食欲不振、不消化——中焦脾胃不足。很明显是被前面的寒凉剂重伤脾胃了!没吃啥但一直在打饱嗝、昨天呕水1次——胃气上逆。疲劳乏力,精神差,整天疲劳想睡觉——正气不足故精神极差。由于平素没有肾阳虚的问题,因此可以确认此处的疲劳欲寐是脾胃不足导致的。
喝水多了不消化、觉肚子里水多、头晕、舌苔腻、吐水——典型的水湿不化。必须在健脾胃的同时用一些利湿的药物把水毒排干净!
上午发烧、恶寒、想盖被子、手足冷——这是卫气没有抵达体表、温暖四肢之故。由于没有鼻塞、身体疼痛憋束之类的感受,所以不可以把这种恶寒当成太阳病表证去理解。最开始的麻黄加术汤其实是不对的!
下午体温更高了,恶寒消失、欲去衣被、手足温热——家长看到孩子烧的更高、惊慌失措,我却高兴的不得了!郁遏于里的卫气已经成功达表,因此恶寒解、手足温!这孩子被如此重伤脾胃之后,卫气还能还能自行外达,因此退烧并不难,只需要耐心!如果体质再差点,那症状就会变为:(1)手足冷(卫阳不达四肢)(2)一方面怕冷想盖被子。盖久了又热。掀开被子过一下又开始恶寒,往复循环。(卫气无法持续达表,体表的散热通路时通时不通)这种情况退烧就会更慢。
现在我们知道这孩子的脾胃被寒凉药物损伤,那是不是我们就直接狠狠的温阳就行了呢?不是的!思维这么简单线性,只知道以寒胜热去硬碰硬,这不是中医思维。这孩子烦躁、易发脾气、老要喝水,且前面吃升降散加减虽然伤胃,但是人清醒舒服一些,这就不是个纯粹的寒证!
孩子确实是有脾胃虚寒的一面,但是不能纯粹用温热药物去温阳!孩子确实是有体内蕴热的一面,但是不能无视脾胃的虚弱、超出脾胃承受能力去清热,这会导致凉遏!要用顾护脾胃的药物去托举辛凉散热的药力!
正确的治法就是——(1)恢复中焦脾胃的升降,这是根本。(2)利用阳明胃土的顺利下降,把湿邪降下去,从小便排出;(3)利用太阴脾土的顺利上升,用辛凉法把热邪从肌表透出。总体通过肌表与小便排邪,而非通过大便(大黄是误用)!
大家再看舌象:
图片
(1)舌头前部明显比后面红。(2)舌头中部一个大凹坑。
(3)舌头中后部舌体淡红、舌苔偏腻。
这个舌象与问诊症状提示的病机是可以对应起来的。大家可以自行研究。
对病机研究透彻的朋友,还可以根据这个舌象反推脉象的哈~
寸脉相对于关尺脉会怎么样?
右关脉可能是什么手感?
以上就当成思考题了哈~
处方
甘草泻心汤、葛根芩连汤、升降散、三仁汤合方加减
生甘草12,炙甘草12,姜半夏24,党参9,干姜6,黄芩9,黄连3,大枣3枚切开——甘草泻心汤原方葛根30——合黄芩、黄连、甘草即为葛根芩连汤蝉蜕18(打碎),炒僵蚕9,姜黄6,淡豆豉9——升降散,豆豉替换大黄。豆豉是多面手,既可以消除胃肠积滞,又可以宣透郁热生薏苡仁30,苦杏仁15,白蔻仁6,竹叶6,通草6,厚朴6,滑石24——合半夏,即为三仁汤原方竹茹24,生鸡内金12,藿香6,佩兰30,青蒿9——降胃气之逆,消除湿浊与积滞,宣透郁热
要转换思维!
求诊之前,由于孩子烧的太高,家长心急之下给了美林,可惜药力过了之后,烧的更高了!突破39℃!
我告诉她:
“又是麻黄,又是大黄,又是石膏的,吃了之后胃口能好吗?
麻黄本来就容易让人恶心想吐!
大黄、石膏又是寒凉败脾胃的!
谁这样吃一通都好不了!
你要庆幸你家孩子还能发烧,能够自己恢复手足温热!
他要是经过你们这一通乱搞,然后再猛猛吃退烧药,吃的手足冰凉又高烧,那才真的危险!
至少现在发烧之后,恶寒消失,说明体内的气机在自行外达,人体都知道在自救!不要再去做一些相反的事情去妨碍人体恢复了!
只管喝药,泡脚。然后让身上微微出汗。
不要怕发烧,越是怕他,越是妨碍人体抵抗病邪,越是没法退热!”
图片
2025.1.13
反馈
上午九点多反馈:“尊敬的南极老师,向您汇报一下小朋友昨晚情况:晚8点他说肚子饿了,吃了几筷子青菜细面条。脸色比昨早上好看了些。打了一个喷嚏,留出来一点清鼻水。后接着:中药渣泡脚,搓背,揉腹。
【南极按:王孟英医案中常见打喷嚏这一排邪反应,这是人体气机运行逐步畅快的表现。】
前半夜睡觉时整个人好烫,像火炉一样,特别后脖子好烫,手脚也烫的,还要把手伸到被子外面,平躺时咳嗽剧烈,我抱着把头抬高来睡好点。
后半夜两点左右开始颈脖子周围开始出小汗,有点潮潮的,慢慢的快到天亮,热度逐渐退了,咳嗽也比前半夜减轻点了。我刚打电话回去,还在睡觉。
后半夜放平睡了,时有咳嗽。
昨晚上人烦躁比之前减轻,口唇红也减轻。口中气味重也减少了。”
图片
我告诉她:“已经有效果了。
(治疗外感发热的时候要)给人体一个自救的机会,不要反复打断人体的免疫进程,这样才能慢慢痊愈。”
朋友回复:“好的,谢谢老师,太感激您了,一言难尽,我都想哭了”
能看的出来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!
图片
快12点的时候,估计孩子醒了,测量体温正常:
图片
我告诉朋友:“白天退烧不要掉以轻心。肺部有炎症或者体内郁热比较重的孩子,白天气机宣通,是能退烧的。(有时候)晚上又会烧起来,因为晚上气血流通变慢,(会加重郁热)。
所以说要小口慢慢吃药,时不时吃两口,然后让他身上一直微微能出点汗,让气机能够顺利的外达。”
这一知识点我在之前的医案中讲过:反复发烧、服退烧药汗出热不退、先寒后热,原因常为湿邪
请诸位明辨气机运行的道理。
解析
一剂没喝完,当晚就觉得肚子饿了、口中气味重也减少了——甘草泻心汤令中焦脾胃逐步恢复之故。
开始打喷嚏——气机转畅之故。升降散与三仁汤分消体内湿浊、郁热之功。
昨晚上人烦躁比之前减轻,口唇红也减轻——体内郁热外散之故。
一剂热退——因势利导,明确给毒素外排通路(肌表+小便),然后耐心等待,人体能量积攒够了,自然退烧。
结果
次日体温还是没有反弹,只剩下咳嗽。
我采用健脾胃与散郁热结合的方法,以参苏饮合止嗽散治疗胃虚咳嗽,配合升降散加减继续散郁热:
参苏饮、止嗽散、升降散合方加减
粉葛根15,前胡15,苏叶3,苏子9,党参12,姜半夏9,茯苓9,陈皮12,炙甘草6,桔梗6,枳壳6,木香6,生姜2片,大枣2枚切开——参苏饮加苏子荆芥3,紫菀12,百部12,白前12——合甘草、桔梗、陈皮即为止嗽散原方蝉蜕6,炒僵蚕6,淡豆豉9,佩兰15,鸡内金12,鸡矢藤12——升降散,去姜黄、大黄,加豆豉、佩兰、消化食积药物。此时升散的是郁热,降下的是湿浊、食积。
3剂
三剂吃完,咳嗽霍然而愈,腻苔也基本退净:
图片
不熟悉参苏饮、止嗽散的朋友请看:
(1)【参苏饮专题】脾胃虚兼有外感咳嗽之高效方
(2)【止嗽散方证】广泛治疗各类外感咳嗽高效方
参苏饮与升降散的结合是非常巧妙的,温补逐邪与宣透郁热并用,值得深思。
南极按
后面发生了令我非常感动的事情,这也是为何我感触会这么深。
我在之前的医案里(70岁老人大叶性肺炎、肠梗阻、反复高烧40℃、说胡话、住院治疗无效:经方大合方挽回!)中吐槽过,有人在我年终总结的评论区里搞事情:
去年写了50万字,被看过近两百万次
图片
我当时真是火大的不行。直到看到了这位朋友的留言:
图片
我心里真的非常感动,其实大部分患者你给他治好病了之后,他并不会在公开场合说这些事情。我也不太愿意我的患者在公开场合说这些。
因为生病本身就是一件比较私人的事情,把它暴露在公共场合,是有泄露自己隐私的危险的。
但是这位朋友为了向某些不知所谓的人证实我的清白,还是毅然决然的替我说话,我真的眼泪都快下来了。
相比而言,人与人之间的差异,真的是比人跟狗狗都大。
同样是这一则医案:
小孩咽喉化脓、反复高烧40.5℃五天、上吐下泻:理法复合一剂热退人安
里头的治疗方法就被人质疑过。
以他的意思,小孩子发烧至于用这么多药吗?就是一个胃寒,一个理中汤四味药就可以搞定了。搞这么复杂,还温清并用,有什么用?
当然,我不是说不能质疑哈,有意见可以提。
但是我都把整个人的气机运行状态都给他分析的这么清楚了,寒凉与温补药物之间相互帮忙、相互扶持的妙处完全没有看进大脑里去,就只看到了药味多?!那我岂不是白分析这么详细了?到底有没有好好研究思路呢?
合着判断一个方子好不好,就是把药味数一下就可以了吗?那小学生都可以判断方子的好坏了,中医还有啥好学的?
于是我很耐心的告诉他,我们治病是要看一个人的整体的气机状态,并不是说——
见到热,就给他用寒凉狠狠的清;
见到寒,就用更热的药给他狠狠抵消掉;
这样的做法跟前面那些误治、治坏的医者的思路是没有任何区别的!
李东垣在他的医案中批评了这一做法,咱们用热药是为了行经络、通畅气机,不是说前医用大寒无效,那我就直接用大热,治病没这么儿戏:
《东垣试效方·误服白虎汤变证》
西台掾肖君瑞,二月中,病伤寒发热,以白虎投之,病者面黑如墨,本证遂不复见,脉沉细,小便不禁。
先师初不知也,及诊之曰:此立夏以前,误服白虎,白虎大寒,非行经之药,止能寒脏腑,不善用之,则伤寒。
本病隐曲于经络之间,或更投以大热之药,求以去阴邪,则他证必起,非所以救白虎也。可用温药之升阳行经者。
难者云:“白虎大寒,非大热何以救,君之治奈何?”
先师曰:“病隐于经络间,阳不升则经不行,经行而本证见矣。本证见又何难焉?”
果如其言。
李东垣为什么牛?就是因为他比别人高了几个层次。
说直接用理中汤的,就跟质疑李东垣的人一样:“白虎大寒,非大热何以救,君之治奈何?”
别人只知道——前面用了大寒,那我就用大热去救。(西医的对抗性思维)
李东垣想到的是——我要让他经络通行,令郁遏的病邪外透!(中医的气机思维)
熙越大佬有精彩分析,供参考:
同为“凉遏”,处理却不同 | 东垣医案11vs.案12&案5
温病大师赵绍琴老先生治疗凉遏也是分层次用药的。并不是说见到前医用石膏治坏了,他就只知道温阳!这种硬碰硬的治法,是顾头不顾腚的治法,咱们治病不能这么搞啊!
在我解释之前,他那是骂不绝口。解释完了之后马上笑脸相迎,开始捧我。搞得好像真的很服气似的。
后面发现,他在很多地方开几个小号对我进行谩骂,年中骂到年尾还不停,做人做到这个份上真的是很可悲的。我也有点烦了,呵呵。
还说什么:“有一个患者,我因为沟通不善呀,治了一次效果不好。来,我推荐给你治。你治好了之后我就服你了。要是没治好,他的诊费药费我也全包了”。
我当时哈哈一笑,心里很确信这人应该不是什么正经医生。
不在体制外打拼的朋友应该不清楚,体制外的很多民间老狐狸最擅长这种江湖术!
像我一个朋友。孤身一人去南方某省打拼,眼看着坐诊慢慢有起色了,患者量也增加了。结果得罪了当地的一个老先生。这老狐狸表面上对他笑脸相迎,然后私底下拉拢一帮混子医生去排挤他。
老狐狸一遇到不好说话的患者,就马上笑着说:“那个XXX是从别的省份过来的高手,他技术了不得,你去找他,包好”。
结果那段时间来找朋友看病的尽是一堆事多、不讲理的患者,朋友还怀疑自己是不是最近犯太岁了呢,咋这么背?后面有人看不下去了,偷偷告诉了他,这才醒悟。
所以我说,搞臭一个医生真的是太容易了,对他治好的病例绝口不谈,然后挑拨几个不好说话的患者,一看到治不好的,马上就开始拱火,顿时风评口碑就下去了。
在下虽然不是什么玩弄人情的好手,但也没有笨到会轻易上当哈。我摸爬滚打这么些年,那些坏得浑身冒黑气的人,咱还是能看出来的。
最过分的一次,我中午吃饭看个医案的功夫就看到他开小号在朋友的评论区骂人:
运用《伤寒论》和解法治疗咳嗽案例一则——不要随便贬低前医的处方
在下着实忍不住,午休时间怼起来:
图片
图片
顶着一个小号,畏畏缩缩的躲在手机屏幕后头,放这种暗箭、使这种阴坏。自己就是一个最大的伪,哪来的脸敢在这里说什么去伪存真?笑话至极也!
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,我把方子的名字标出来是为了让大家对方剂学、方剂的组成能够学的更扎实?
我把链接放进去是因为这些医案之间是有关联的,大把大把的读者都说这样的阅读方法使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更深了。
其实只要好好读过高中的人,都会对这种学习方法并不陌生,所以我严重怀疑,不明白这种学习方法的人,高中有没有好好上过学、听过讲?
这种链接放多了,事实上是影响我的阅读量的,但是我还是要放,因为做学问首先就要对得起自己的初心才行!
因此我以90%的概率确定这人不是什么正经医生,大概率是一个游手好闲、患者量不大的民间医,因为正经医生不可能花这么多心思玩弄江湖术,甚至到处去引战拱火!
我看我朋友的医案都是挤时间看的,有时候太忙了,很多天都没空看。更别提到处放暗箭了。每天晚上整理医案,已经非常消耗精力了,我晚上也很久没有开电视看电视剧了。等以后精神力松懈了,肯定是没法坚持更新的。
空闲时间不好好钻研医术,完全没有想要填补自己知识体系的漏洞,净是学一些江湖术,这样的人注定走不远。
同一篇医案——一位母亲从中悟出了得救之道。
而心术不正之人则是只知道谩骂攻讦。
这就是人性的复杂性吧。
图片
警告:
文中涉及所有的思路与方剂都是为中医同仁学习参考之用,非专业人士请勿私自试药,否则后果自负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